公祖仔姓謝名安,字安石,號東山。


八年(公元383年),前秦的苻堅帶領號稱“投鞭可以斷流”的百萬雄兵,向淝水(在安徽境內)進兵。東京(東晉首都)大為震動,孝武帝派謝安出任征討大都督,指揮軍隊,進行抵抗。謝安就派他的侄兒謝玄(謝奕之子,字幼安,被孝武帝拜為建武將軍,是東晉名將,即我們所稱的二元帥,為兗州刺史,加都督徐、兗、青、司、冀、幽、并七州軍事)和謝石(字萬石,謝安的六弟,即我們所稱的大元帥)、謝琰(字瑗度,謝安的次子,即我們所稱的三元帥)帶領北府兵八萬,趕到淝水以東,與苻堅隔河對峙。性情多疑的苻堅,登上壽陽城觀望,只見晉軍營壘嚴整,又見八公山(在今安徽鳳台山)山上紅旗密布,認為晉軍還很強大,不敢下令進攻。

玄得大勝 ,這就是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“淝水之戰”的故事。後世用成語“草木皆兵”用來形容人在極度恐慌時,一有風吹草動便疑神疑鬼的樣子;以“風聲鶴唳”來形容人極度恐慌以致於自相驚擾的樣子,即因此而來。{#emotions_dlg.emotion_b05}


安再令謝玄、謝石,乘勝進軍,收復洛陽和青、兗、徐、并諸州。苻堅也在敗退途中被他的部將姚萇所殺,東晉王朝得到安定,生靈免于涂炭。孝武帝就加封謝安為建昌縣公,拜為太保;加封謝玄為康樂縣公,加封謝石為南康郡公。

內因疾請辭還鄉,未久齎志而歿,享年六十有六,時孝武帝太元十年(公元385年),歲次乙酉年,嗣後追封太傅,後世人即尊稱謂謝太傅,舉國上下都很尊敬他們,崇拜他們,為他們塑像立廟奉祀。

 
 

*稱謝安為“謝府王公”或“謝安王”,妻子“劉氏”稱“王媽”。
*稱謝玄為“謝府元帥”或“元帥爺”或“二元帥”。
*稱謝石為“二王”或“大元帥”。
*稱“謝琰”為“三元帥”。
{#emotions_dlg.emotion_018}

 

 
 

王公祖仔家族系統表

 
 

 

 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出處:http://www.kuang-ying.org.tw/01/01-4.htm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這3天都吃素 超難吃ㄉ{#emotions_dlg.emotion_001}哀~3天真難度過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學校煮ㄉ難吃就算惹     {#emotions_dlg.emotion_b03}  外面也不能吃什麼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要吃牛排.....{#emotions_dlg.emotion_b10}我不要再吃素食了辣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真ㄉ是有夠無聊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都呆在家裡寫功課{#emotions_dlg.emotion_013}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真是白年難得一見{#emotions_dlg.emotion_b06}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但刻苦ㄉ日子已經過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所以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以自由ㄉ不用在禁些有ㄉ沒有ㄉ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dy85811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